首页 资讯 正文

全国人大代表深入一线调研 助力四川加速拥抱AI

体育正文 192 0

全国人大代表深入一线调研 助力四川加速拥抱AI

全国人大代表深入一线调研 助力四川加速拥抱AI

人工智能作为(zuòwéi)四川“一号创新工程”,近来又掀关注热潮。

6月5日,四川邀请中国科学院(zhōngguókēxuéyuàn)院士、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胡事民教授,为全省3万余名领导干部提高应用(yìngyòng)AI人工智能能力作首场专题辅导。按照官方说法,这一系列讲座总共四场(sìchǎng),将(jiāng)持续至7月下旬。

6月9日至10日,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又组织部分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走进成都、绵阳等地,深入(shēnrù)多个企业、高校,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、产业应用及未来发展(fāzhǎn)路径(lùjìng)展开专题调研。

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均向(xiàng)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提到,通过一线调研,对四川发展(fāzhǎn)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、优势(yōushì)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都有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(rènshí),有助于下一步提出更加精准、有力的建议,更好地推动地方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作为经济大省,四川正在(zhèngzài)等待属于(shǔyú)自己的“DeepSeek时刻”。

产业(chǎnyè)崛起:汇聚11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

“这几年,从基础层到技术层以及应用层(yìngyòngcéng),四川涌现出了一批(yīpī)人工智能企业。”经过两天紧锣密鼓的调研,全国人大代表、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尚丽平对《每日经济(jīngjì)新闻》记者感慨道。

这些企业中,既有主动拥抱AI的大型科技(kējì)集团,比如长虹集团、九洲集团等,也有近年成长起来的新兴高科技(gāokējì)企业,比如做AI卫星的国星宇航、研制芯片的海光集成电路、钻研大模型的考拉(kǎolā)悠然……

通过一线调研,代表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四川科技企业的实力(shílì),其中不少已在细分赛道上跑到了全国(quánguó)前列。

比如,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的国星宇航,目前已(yǐ)完成14次太空(tàikōng)任务,研制并发射33颗AI卫星(wèixīng)及载荷。“今年5月14日,我们的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发射升空,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(guǐdào),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。”国星宇航董事长陆川说(shuō)。

全国人大代表参观国星宇航卫星星座运营指挥中心 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唐俊 摄

在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展厅(zhǎntīng)内,相关企业负责人透露,该芯片已实现100%自主知识产权,算力密度达每平方毫米1.2万亿次运算(yùnsuàn),可支撑千亿(qiānyì)参数大模型实时推理。

AI的发展也为大型企业的生产制造带来显著改变。九洲集团相关负责人对《每日经济新闻(xīnwén)》介绍,依托流程再造、数据治理和AI智能应用,公司(gōngsī)已建成(jiànchéng)三条标杆产线,直接的效果(xiàoguǒ)是,制品周转率提升12%、单位人工营收提高15%、良品率提升至98.8%。

全国人大代表、长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柳江(liǔjiāng)对(duì)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人工智能的发展和(hé)普及,给长虹带来很大机遇,也为企业研发、制造和管理运营带来全新(quánxīn)变革,带动企业提质增效,产品更加贴合用户需求。

据(jù)了解,截至目前,四川已汇聚(huìjù)11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,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、同比增长超25%,首次迈(mài)上千亿级台阶。

双城(shuāngchéng)带动:成都、绵阳“供应”多元场景

基于上述产业基础,四川开始着眼(zhuóyǎn)更大的目标。

根据(gēnjù)去年(nián)底印发的《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,四川力争到2027年,培育壮大100家具有全国(quánguó)竞争力的领军企业,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达到(dádào)2000家以上,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。

同时,该方案还明确,四川发展人工智能产业,成都和绵阳是两个(liǎnggè)主要承载地。从调研情况看,这两个城市的(de)人工智能产业情况,几乎也代表着全省(quánshěng)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度。

绵阳是中国唯一的(de)科技(kējì)城,科技是其底色,机器人则是其重点培育的人工智能赛道。

记者(jìzhě)在绵阳科技城机器人创新馆看到,船舶清洗机器人、侦查巡检机器人、水面救援机器人、冰壶机器人、双臂(shuāngbì)咖啡机器人、工业灵巧手等一一排开。最近热门的人形机器人和(hé)机器狗(gǒu),同样展示了其娴熟的运动功能。

机器狗演示运动功能 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唐俊 摄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到,绵阳正在推进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(xùnliànchǎng),预计今年内(nèi)投用,届时将成为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代表(dàibiǎo)意义的“训练场”。

而(ér)GDP超2万亿元的成都,对企业和(hé)创业团队拥有(yōngyǒu)更强的吸引力。2024年,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,今年的目标是1300亿元。

成都搭建(dājiàn)了一系列场景,以满足(mǎnzú)企业进行(jìnxíng)实地测试的需求。今年3月,成都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正式开园,成为西部首个机器人主题公园,将陆续(lùxù)开放无人快餐厅、无人作业清扫、舞蹈机器人表演等多种应用场景。

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(fāzhǎn)过程中,地方国资的角色也尤为引人关注。

2016年,在海光信息启动海光一号产品设计时(shí),成都高投向海光信息投资4亿元成为(chéngwéi)其重要战略股东,后续又进一步(jìnyíbù)增资。目前海光信息市值超3000亿元,按照股份比例计算,成都国资可获得(huòdé)数百亿元收益。

“成都很有眼光,但是我想,成都最初的目的并(bìng)不是在资本市场赚钱,更多是想把(bǎ)产业做起来。”海光信息相关负责人说。

把脉问诊:注重海外(hǎiwài)人才、长远发展

地方(dìfāng)高校同样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。

绵阳的(de)天链机器人由(yóu)西南科技大学孵化,自由度可达到71个,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。而(ér)在成都,电子科技大学则是众多企业的技术源头,考拉悠然的创始团队成员基本(jīběn)都是电子科技大学教授,国星宇航董事长陆川也是电子科技大学毕业。

尚丽平认为,人才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很(hěn)大作用,除了依托电子科大、西(xī)科大等本地高校培养人才,更要注重从(cóng)海外引入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,“四川这种自由和悠然的氛围,天然就很吸引人”。

柳江提到,当前(dāngqián)长虹正全力推进AI+行动,但人工智能和(hé)机器人产业发展(fāzhǎn)是长线任务,在关注(guānzhù)产业成长的(de)同时,更应该注重坚守、沿着赛道不断开拓。“对早期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,不要过于看重(kànzhòng)短期经济效益,更重要的是关注长远发展。目前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兴未艾,各级政府高度重视、各项政策加速出台,更是释放出强有力的发展信号。”

此次(cǐcì)参与(cānyù)调研的人大代表们,许多并不是从事科技行业,但通过调研了解到,原来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。“未来,人工智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(jiāng)是几何级(jí)的。”一位人大代表如此感叹。

在(zài)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东材科技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唐安斌看来,当前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正快速发展(fāzhǎn),各地都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,但(dàn)“盲目跟风(gēnfēng)”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无序竞争,无法充分发挥各地自身的优势。

他以光伏产业(chǎnyè)举例,目前该(gāi)行业正在面临盲目发展带来的困境。因此,各个城市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之际,应该考虑差异化(chāyìhuà)发展策略,避免“一窝蜂”涌入,对整个产业造成不利影响。

“最关键的还是要打造(dǎzào)核心竞争力,把基础打好才(cái)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。”唐安斌说。

全国人大代表深入一线调研 助力四川加速拥抱AI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