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一个家庭两代民警的传承与坚守——记全国文明家庭索连红家庭

体育正文 246 0

一个家庭两代民警的传承与坚守——记全国文明家庭索连红家庭

一个家庭两代民警的传承与坚守——记全国文明家庭索连红家庭

索连红退休前担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小召前街(jiē)派出所社区民警(mínjǐng)。2007年5月,索连红的丈夫宝力格在执行公务(zhíxínggōngwù)时壮烈牺牲。经组织同意,她启用了丈夫宝力格生前的警号“012642”,延续丈夫的遗志,投身公安事业(shìyè)。

(受资助的孩子与索连红(suǒliánhóng)合影)

作为社区民警,索连红把群众的(de)事看得比自己的事情更重要,一心为群众解忧,多年来,她资助了多名孩子和独居老人,对(duì)有困难的人总是伸出援手:家境困难的张某因车祸住院,她带头并发动群众捐款;李某夫妇(fūfù)因家庭(jiātíng)矛盾闹离婚,她耐心细致地调解,促使二人和好如初;赵某的孩子离家出走,经她热情帮助与耐心教导(jiàodǎo),孩子最终(zuìzhōng)重回父亲身边……

2008年,索连红在一个晚会现场看到一群来自武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。他们中,有(yǒu)的来自离异家庭(jiātíng),有的有智力障碍,还有的失去双亲。得知老师(lǎoshī)为孩子们的艰辛付出后,她深受触动,当即决定(juédìng)承担阿兰(化名)和小海(化名)两名孩子的学费,并每月(měiyuè)提供生活费。此后,小薇(化名)和娟儿(化名)也陆续得到她的资助。

宝力格牺牲时,他们的儿子包牧仁年仅12岁。在包牧仁的记忆中(zhōng),尽管一家人团聚的时光少之又少,但他非常崇拜父母,以他们为荣。成年后,包牧仁先去往原武警消防部队服役,退伍后通过考录成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石羊(shíyáng)桥东路派出所民警(mínjǐng),负责治安工作(gōngzuò)。在基层派出所,因在(yīnzài)专项工作中表现优异,他被调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一个业务支队(zhīduì)工作。

“父母在(zài)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光荣使命,我(wǒ)要以他们为榜样。”2024年,包牧仁给组织写了一封信(yīfēngxìn),申请在母亲索连红退休后将自己的(de)警号变更为“012642”,最终获得组织批准。“在别人眼中,他们是英模;在我心中,他们是父母,更是我永远(yǒngyuǎn)的榜样。”包牧仁说,申请沿用警号,是想用父母的精神(jīngshén)激励自己,成为像他们一样冲锋在前的战士。

在这样一个(yígè)三口之(zhī)家,英模警号接力传承(chuánchéng)的背后,是忠诚与担当淬炼出的英雄家风在传扬。今年,索连红(suǒliánhóng)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。“家庭是社会的组成(zǔchéng)单位,一个文明和谐的家庭,就是为文明和谐社会添砖加瓦。未来,我们会努力为首府城市文明建设多作贡献。”索连红说。

一个家庭两代民警的传承与坚守——记全国文明家庭索连红家庭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